加入收藏 设置首页

廉政文化图书馆推荐阅读(2022年第2期)

发布时间:2022-08-06

清风书讯

世界的裂解与融合--读《全球化的裂解与再融合》 

发布时间:2022-4-28  稿件来源:北京日报 

  最近一二十年中,世界各处政治经济局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全球化的裂解与再融合》一书,讨论世界的裂解与融合,我深有感触。每天打开报纸,触目之处,竟可说遍地烽火,狼烟四起,这一地球,几乎没有安宁土,没有清静日。作者讨论的主旨是在最近一二十年中,世界各处政治经济局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尤其是民族主义问题达到高潮。这一民族主义问题不是肯定自己,而是排斥他人。同时出现的是经济发展的混乱,也使得过去已经维持30多年的供应链几乎处处断裂。回忆当年,大约是1960年以后,世界各地都在讨论全球化。而到今日,在推动全球化发展中,也产生了去全球化呼声,国与国之间的冲突、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显著。 

  全球化这一梦想其实与“大同世界”有相当大的不同。在中国文化中,大同世界是无私的世界。20世纪讨论的全球化,则是一个相互依赖的世界。大家相互融合,而不是彼此分割。目前有一些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还有就是欧盟从一个产业结合体,演变为一个“欧洲大联盟”的雏形。凡此,都将加速推进全球化的过程。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这种趋势,却被美国的一些领导者悍然推翻,或者主动退出协定,或者干脆废除协定,以至于曾经为了经济秩序而建立的种种约定与布局,正在化为灰烬。 

  我们的确可以看到西方世界常见镶嵌而罕见融合

  全球化的现象,本来是基于经济资源配置和产品的流通,而构建彼此联结的供应链。如此顺畅推行的全球化,为什么忽然之间又出现了问题?深究其原因,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唯我独尊。在富有的国家,典型的是“使美国再次伟大”这种口号。而在穷困的地方,则是穷凶极恶地剥削百姓,使其上层比任何阶层都要优越。无论于公还是于私,全球化的梦想被我们抛在脑后。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分裂中的世界,而且这裂痕一天比一天大,因为美国还在不断制造危机。 

  作者特别提出两个陷阱。一个陷阱是经济方面,即不惜破坏全球融合的格局,代之以分裂与混乱,掉入失序的“金德尔伯格陷阱”。另一个陷阱则是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也就是全球掌有权力者,不允许另一个伙伴共享权力。 

  本书还特别提到两个名词,一个是镶嵌的格局,一个是融合的完成。这两个名词,其实也代表人类历史上的两种发展形态。我是学历史的,对作者所提的这两种对立的现象,深有同感。因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确可以看到西方世界常见镶嵌而罕见融合。而即使有融合的个例,也会或是毁己从人,或是化他为己。如今,欧洲尽管有一个共同的秩序,但依旧只是镶嵌格局,并不是融合的。欧洲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华夏”方式的“天下”,在不断进行的文化、种族的融合过程中,互相融合为庞大的有机集合系统。 

  近年来,美国悍然撕毁各种条约约定,或者努力将原有的合作条约重新签订。要求各国接受霸主的约束指挥,凡参与新订条约的国家要承担义务,只有霸主美国可独享权利。原本似乎正在开展的全球化进程,因为美国一直以“霸主”姿态自居,以至世人终于发觉,全球化不过是一个幻影,其背后仍是“强者为王”的现实。相对而言,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的融合过程,何尝不是刀光剑影,人喧马嘶。在春秋战国,经过不断的战争,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但在这一竞争过程中,各国彼此学习,以至于秦汉统一之前,各国已纷纷实现了内部的郡县制度,也纷纷招纳客卿,借用贤才,为自己服务。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推动“书同文,车同轨”,规划度量衡标准化。出于同样心态,战国招贤纳士的政策,在秦汉帝国发展为察举制,延揽贤良为国家工作。汉代终于将中国融合成一个结实的集合体,华夏世界因而铸造成一个文化与经济共同体。中国的“天下”,其终极境界是大同世界。这种融合的思想,自古贯穿至今。这一核心力量的强大,足以将边陲的文化融合在华夏文化的大圈子之内。大文化圈的增长扩延,也是不断地通过吸收各地乃至域外的文化,使其本体不断变化,终于融合,而不是镶嵌:犹如熬制一锅浓汤,五味调和,而不再顾及其本来成分的味道。相对而言,美国的烤牛排,是肉归肉,配料归配料。美国的沙拉,诸种成分搅和,无非是一盘“镶嵌”菜肴。 

  中华文明的智慧

  在近现代医学史上,只有最近才认识到人体各个器官彼此之间的影响。至今还有人执着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观念,而没有想到要整体考虑这些器官之间的关系。我们不仅应当认识到人体是一个整体,还要认识到世界是一个整体,宇宙也是一个整体。个体不能妨碍全部,而应对全体有所贡献,而且在全体中应当有所约束,而不是一定要取得“第一”的地位。作者这本大作的后半部分,之所以提出了“世界的今天”与“中国的未来”,也许他的想法也是呈现出的西方世界和中华世界之间巨大的差异。在中华农耕文明中,人与人的合作,土壤、空气与生物本身生机的结合,这些因素必须互相配合,才能构成一个鸢飞鱼跃的和谐、活泼的世界。 

  (作者:许倬云 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系荣休讲座教授) 

    

  探讨科技与社会驱动的数字化未来--读《共生:科技与社会驱动的数字化未来》 

  发布时间:2021-10-30  稿件来源:工人日报 

    

  日前,科技向善白皮书2021版《共生:科技与社会驱动的数字化未来》正式上线。本书总结和梳理了过去一年全行业对数字化未来的思考与实践,从疫情之下的科技“战疫“,疫情之中科技与产业范式的变革,到疫情之后未来工作场景和创新动力的变化,提供了多角度的思考和建议。 

  北京大学教授邱泽奇在序言中表示,科技公司是提供科技产品和服务的主体,愿意倾听社会的声音,是科技向善迈向务实的前提。与此同时,社会对科技产品与服务提供建设性的诉求,则是让科技迈向“向善”的有效保障。 

  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新型关系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考中,信息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次世界范围的危机打上了数字时代的烙印。不同产品和技术从用户与社会的需求出发,快速迭代、积极应战,可以说这不仅是一场见招拆招的技术大考,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实战检验。 

  《共生》一书以应对疫情的挑战为切入点,探讨了过去一年传统行业与数字技术、线下与线上商业、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新型关系。通过调研、案例、访谈等多种方式,重新定义科技赋能社会的基本法则,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选取了“科技战疫”的四个片段:狙击谣言、救命AI、公共服务数字化、企业运营线上化等四个阶段。 从时序上覆盖了疫情进展的不同阶段,分别考察科技如何应对疫情暴发之初的信息之争和严峻的生命考验,又如何支撑战疫走上精准化、智能化道路。 

  第二部分则通过案例形式,展现了科技产品在“透明、普惠与共融”上的探索。 像谷歌尝试通过模型卡的方式让更多人理解AI,不仅能够打消用户的疑虑,也可以让更多人在理解人工智能产品运行原理的基础上,参与到科技生态、规则的建设中来;而快手的流量普惠策略,则通过规则的设定让更多人获得被看见的机会;B站的“社区氛围”能独具特色,和其通过特定机制建设,吸引用户深度参与密不可分;而在儿童自闭症诊疗中,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识别效率和诊断规模,抓住诊疗的黄金窗口期。 

  疫情终将过去,科技行业在这场抗疫过程中和社会各方一起,贡献了创新和智慧。当从极限考验回归到社会常态,需要通过相应的机制沉淀过往的创新,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对科技行业而言,构建面向数字时代的科技责任机制成为重要选项。《共生》第三章则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及其相关的伦理机制建设。 

  从更长的时间周期来看,疫情催生的变革,有些是阶段性需求,有些则会成为长期趋势。例如,远程办公这一新的工作方式已经在部分企业成为一种长期选项。在工作场景和模式变化背后,需要一系列薪酬福利、组织沟通、团队协作等制度与之相匹配。这种场景的转换也将引发企业管理方式的大变革。同时,当量子计算、基因编辑、脑机接口逐渐成为现实后,该如何去想象不一样的未来? 在《共生》第四章,则邀请十位来自科技、商业、管理、创新、科幻、传播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多元视角更好地理解疫情带来的冲击、改变,并获得面向未来的建议。 

  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造

  在全球遭遇疫情冲击的背景下,中国去年的经济增长成为唯一由负转正的主要经济体,背后则是一系列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难题,譬如,如何既控制疾病的传播,又保障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有序开展?既为数字原住民赋权,又为数字移民赋能? 在邱泽奇看来,这些问题不只是政府面对的社会公平性问题,更是科技公司面对的社会价值选择。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恒源认为,把企业、社会、技术放在疫情场景之下,尽管社会自身对科技的期待存在张力,但理解社会期待的复杂性依然是企业提供“善的产品和服务”的前提,理解人类适应能力的滞后性,其实需要整个产业界而不仅仅是科技界创新科技、企业、社会之间新的关系模式。 

  他把这种新关系模式的形成过程称之为新范式革命。在“技术-经济-社会”范式变革的大背景下,会出现大量的创新,每一个创新都有可能会触碰社会接受的边界,大量的创新就预示着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带来冲击和挑战。尤其是中国作为一个技术后发国家,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场景,这是我们的优势。当然,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造福社会,也有可能带来新的挑战。如果把新技术的应用比作一匹骏马,我们既要允许马儿跑,也应该有一个人来引导它, 至少不让它去踩伤人群。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提供了一个节奏性判断,指出疫情提供的极端环境改变了以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方式,出现了“线下主动找线上”的模式, 在产品与服务的关系中,把服务进一步推上前台,制造业的服务化迎来了一个转折点,从而把科技的社会价值推上了前台。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疫情期间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快递、外卖、直播带货等线上形态对实体经济的反哺,数字化技术和应用的普及同样带来了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像这次疫情期间的一些物资捐助,很多都是通过网络实现了跨地区、跨国界的物资调运、分配。尤其是在 大家出行受限的情况下,网络社群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协调作用,一些小区的日常生活采购、邻里之间的相互协助,很多也是通过网络社群来完成的。 

  在姜奇平看来,这和我们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有很大不同,我们日常的治理模式都是自 上而下的结构,它的特点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即便是最基层的社区居委会, 虽然大多时候是通过自组织、自协调的方式来解决社区里的各种类型的问题, 但它在某种程度上还是通过集中化的方式,来服务社区的各种需求,属于传统的机构对个人的模式,居委会和居民之间有相对明确的角色分工。 

  但在这次疫情中,除了传统的治理模式,我们也看到了通过分布式协作来促进社会治理的可能,尤其是涉及各种民生问题、生活服务问题时,可以尝试通过网络社群来协助完成。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是继居委会之后,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又一大创新。而这些创新的实现,都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撑。 

  北京大学王宽诚讲习教授、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认为,对当下的环境而言,企业不能只讨论商业逻辑,而是要正视企业与人、社区、行业等各方面的影响与责任,只有回到“让世界变得更好”这个逻辑上,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创造真正的价值。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薛澜同样认为,从解决社会痛点的角度看,企业应该花一点精力探讨,在社会比较关注但传统商业模式很难解决问题的领域,是否可以做一些事情。利用新兴的技术手段,有可能探索出一些新路。 

  据了解,科技向善白皮书是由腾讯研究院、腾讯学堂联合出版的一项年度报告。从2019年起,每年通过内外部案例研究和访谈等形式,记录和研究科技行业“向善”的产品与服务,聚集各方专业人士围绕科技行业的创新思考与建议。目前已成为针对新技术及应用,寻求各方共识、探索解决方案,提升数字社会福祉的重要交流载体。 

  (作者:中工网记者 徐新星) 

  

  面向新发展格局的城市战略谋划 ——读《大破局:中国新经济地理重构》 

  发布时间:2021-8-20  稿件来源:新华出版社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今后一个时期面对两个大局,是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全球人口和各类经济活动的主要承载地。在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城市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要素枢纽和增长引擎作用。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破性进展是大变局的根本动力。从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到信息时代,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当前人类社会又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活跃期,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快速发展,推动全球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人类社会正在迈向智能时代。 

  城市,以及以城市为基础形成的都市圈和城市群等空间形态,作为国家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基石,在继往开来的时代拐点上,如何才能抢抓时代机遇,在全球竞争合作大格局中确立并巩固强化竞争优势,需要在反思上一轮发展成效基础上,通过系统性的战略思考、结构化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的前瞻思考,探寻新一轮发展逻辑,发现高质量发展的方位感和突破口,形成行之有效的组合拳。《大破局:中国新经济地理重构》一书就此提供了作者在宏大视野中探寻规律经验中形成的理念认知和方式方法,以及将理论意义、实践价值和政策导向相结合的积极探索。 

  《大破局:中国新经济地理重构》以国内40余个城市的发展实践作为案例基础,全面呈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城市的发展进程,在改革开放酝酿期、双轨体制转型期、制造贸易爆发期、“五化协同”加速期和高质量发展时期五个阶段,展现各具特色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城市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的经验教训。作者以智能化为代表的技术进步和全球化为代表的开放发展为主线,反思城市实践得失、打开全球方位视野、畅想未来城市形态、根植城市区域个性、仰望创新尖峰星空,提炼出“位、势、局、体、域、台、魂、圈、场、器”10个战略研究与规划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创新发展的规律,从中谋划破题新发展格局、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有效举措。 

  正如书中所说,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既有着千变万化之中不变的规律,也有着同心多元之中变化万千的策略。该书的一大特色,就是作者努力从历史演进和地理格局的嬗变中把握城市发展的脉络,聚焦未来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变革趋势,发掘面向未来的城市发展战略的内生逻辑,从全球城市格局重塑中确立中国城市的发展方位,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跃升中谋划中国城市的角色定位,始终从开放和创新的广阔视野中着眼于配置资源和组织分工,紧扣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相互促进,为城市发展战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价值。 

  作者在书中提出的“没有完整的发育就没有充分的发展,没有充分的发展就没有高效的循环,没有高效的循环就没有高速的增长”“不同城市不仅需要找到自身的区域个性与文化烙印,更需要找到城市结构变迁的规律与策略,实现城市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模式、开放发展模式的系统迭代”“只有重点城市率先破局和突围,才能加快我国构筑新发展格局”等颇有新意的重要观点,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和启迪,其中不少内容也有待进一步系统化梳理完善。非常期待有更多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能和作者一起,胸怀“两个大局”,共同为中国城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更好发挥引擎作用凝聚思想、启迪智慧! 

  (作者: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史育龙) 

附件: